学校主页| 加入收藏
科研发展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推介 >> 正文
理论中原|姜保忠:新时代条件下“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23    作者:姜保忠
汇报人:河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席著名的“窑洞对”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找到“第二个答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不断提升。回顾党领导人民从改造旧中国到建设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同时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新时代条件下,“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提出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一语,出自延安时期毛主席与党内同志的一场谈话。1940年秋的一天,毛主席应邀到马列学院作报告,马列学院特地安排邓力群等四位同志前往杨家岭迎接。在延河的一座桥上,邓力群等人遇到了迎面走来的毛泽东。毛主席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摇摇手说:“要不得,要不得......我们是共产党人,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毛主席的谈话中,“延安作风”是指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等共产党作风;“西安作风”是指奢侈浮华、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等国民党作风。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其实是有迹可循的。1940年初夏,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曾先后到重庆和延安参观访问。在重庆,蒋介石用了八百个银圆招待陈嘉庚,但是陈嘉庚看到是许多官员身居要职却“奢侈腐败、贪污舞弊、吃酒盛行、花天酒地”。到延安后陈嘉庚发现,即便是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也只有简单的陈设,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菜招待陈嘉庚,其中最贵重的菜是鸡汤,还是村民听说有贵客送来的鸡。陈嘉庚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勤政、朴素,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对中国的发展得出新的结论:“国民党蒋介石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延安作风”与“西安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意义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延安作风”自身具有的先进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作风”永葆青春和活力。

“延安作风”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延安作风”正是以“三大优良作风”作为基本内核,其主要内涵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延安作风”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延安作风”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目标和样本。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延安瞻仰革命圣地,参观毛泽东旧居,宣示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作风”是革命战争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正是因为坚持“延安作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新时代条件下,需要继续弘扬“延安作风”,用党的优良作风影响党风、政风、民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延安作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与“延安作风”的主要内涵和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相一致。《论语》记载:“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班固在《汉书·宣帝纪第八》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李商隐《咏史》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金缨在《格言联璧·持躬》中说:“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以上表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不同场合加以引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地方负责同志座谈时曾经引用古代一副对联,以此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做到廉洁自律、造福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提出“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延安作风”是“两个结合”的充分体现。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当代传承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证明,只有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才会不断走向胜利。新时代条件下应当继续弘扬和传承“延安作风”。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上活动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延安作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廉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能丢,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党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壮大起来的,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党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国富民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主义思想、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大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厉行勤俭节约,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不松懈、不停步。

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领导各项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方法。自建党以来,我们党便注重调查研究,毛泽东作为早期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明确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党内存在的左倾、右倾错误以及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开展整风运动,解决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思想和认识上的错误,塑造了良好的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经常走进人民群众中间,进一步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推向深入,他多次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古人的话:“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鱼才会在水中畅游。新时代背景下,更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勇于自我批评、弘扬求真务实。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党性修养的有力武器。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指出:“我们提倡党内负责的、正式的、对党有益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之所以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为的损害党的威信,败坏党的纪律,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的提高党的威信,巩固党的纪律,加强党的领导。”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检讨自己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错误之处,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新时代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弘扬“延安作风”,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